3月11日,京口区关工委与京口区司法局联合召开动员组织“五老”参与社区矫正志愿服务总结交流会议,并对2023年至2024年参与社区矫正志愿服务活动的马恒平、吴正宝等10名先进个人予以表彰。
京口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钟程发从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组织“五老”参与社区矫正志愿服务的重要意义、规范服务流程,确保“五老”参与社区矫正有章可循、组织“五老”依法矫正,用情感化志愿服务取得显著成效、创新举措,打造品牌,推进“五老”参与社区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等4个方面,对“五老”参与社区矫正志愿服务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
2015年以来,京口区关工委按照省、市关工委和司法部门的统一布置和要求,先后组织具有政治、经验、时空和亲情优势的399名“五老”与374名35周岁以下、刑期一年以上的社区矫正对象和后续照顾人员提供结对帮教志愿服务。明确帮教服务内容的基础上,各街道相关社区关工委建立了矫正活动室、心理咨询室、法治教育基地和法治宣传栏。为了落细落实帮教措施,京口区关工委与京口区司法部门共同建立了结对双方定期约谈汇报制度和总结表彰制度,并联合下发了“关于扎实开展‘阳光矫正’品牌创建活动,进一步提高“五老”志愿者新质服务力的意见”,并在京口区社区矫正中心设立了“阳光矫正”“五老”工作室。
10年来,京口区各级关工委坚持组织“五老”用心用情,认真履行服务职责,依法矫正、以情育人,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在思想上帮助矫正对象正确对待人生,安心社区改造,争取按期解矫,重新回归社会,做合格的好公民;在生活、工作上给予热情指导,帮助矫正对象消除思想顾虑和精神包袱。象山街道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姚家驹主动与社区矫正人员结对,并组织矫正对象瞻仰镇江革命烈士陵园、参加社区义务植树活动;正东路街道京口路社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钱玉兰上门走访结对帮教人员,对他们实施心理矫治,鼓励帮教对象树立阳光健康、敢于直面现实的心态,并组织他们参加社区“悦满中秋合家欢,心系华夏迎国庆”活动,将制作的月饼送给孤寡老人,从中感受家的温暖和亲情的可贵,帮教对象还主动参加义务献血活动。京岘山社区“五老”陈菊经常通过电话或微信了解帮教对象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并将帮教对象加入社区青年学习微信群,让他们接受更多的正面宣传教育。大市口街道老北门社区“五老”张春兰与陆某结对后,经常与他认真进行交谈,列举许多受害者上当受骗、血本无归、家破人亡的案例,帮他分析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经过多次交谈,陆某认识到自己的犯罪行为给受害者造成的伤害,在张春兰的帮教下,陆某积极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受到了社区群众的好评。在“五老”的指导下,田某自主创业开设米线店,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施某从事了基建工程项目,邱某与他人共同经营汽车配件,并带动近30人就业。矫正对象周某动情地说:“五老”的帮助让我重新找到了人生的方向,也让我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他们的关怀和教导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我会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改变,努力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回报“五老”和社会对我的帮助。10年来,经过“五老”用心用情的帮教,所有与“五老”结对的矫正对象全部按期解矫,回归社会,走上了全新的人生道路。“五老”的真情付出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据京口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钟程发介绍:经过“五老”倾心用情的志愿帮教服务,10年来,所有与“五老”结对的社区矫正对象全部按期解矫,后续照顾人员保持正常生活状态。有54名“五老”受到京口区关工委和京口区司法局的联合表彰。
(京口区关工委)